邬江兴院士高效柔性负荷微网系统研究成果在Energy Internet(《能源互联网》)期刊首发

发布者:杨奕彤发布时间:2025-05-16浏览次数:10

近日,Energy Internet(《能源互联网》)期刊在线刊登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团队的原创性研究成果——《高效柔性负荷微网系统(EFLM)》。该论文以“Energy-Efficient Flexible Load Microgrid System, EFLM”为题,系统阐述了面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分布式微电网架构设计理论与工程实践,为破解新能源并网难题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针对不稳定的新能源供电侧与不确定的负荷侧双重不稳定条件下的“源荷平衡问题,创造性地提出“基于调整能量时间片宽度”和“源侧供能时长方式动态平衡源荷两侧不稳定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构建多源-多负荷时空解耦矩阵,将不稳定的新能源输出与随机负荷需求转化为离散能量时间片,在毫秒级精度下实现源荷精准匹配并省去了作为“滤波器”而附加的昂贵的贮能设备,提高了可再生能源全时段的利用效率、降低了绿电成本,实现了“便宜且安全的绿电”,改变了200多年来电力行业一直沿用的源荷共享接入点PCC的经典组网方式,创造了多源一时分开关一多负荷的时分复用动态平衡CPD应用示范方式。同时,基于邬江兴院士团队原创理论研发了世界首套安全可信EFLM系统,系统集成“七大核心方法”与“三级控制体系”,形成高效柔性调控架构。实验表明,EFLM可使可再生能源全时段利用率提升超35%,并通过消除冗余储能设备降低绿电成本,为“低成本安全绿电”消纳提供工程路径。

Energy Internet(《能源互联网(英文)》)(季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承办,与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合作出版,通过Wiley Online Library开放阅读。期刊聚焦能源电力与信息技术的交叉融合,致力于推出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实践,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此次发表的EFLM成果是期刊在能源互联网安全领域的标杆性研究,该技术已在河南省兰考县符楼村国家级农村能源革命试点落地,并推动在智慧园区、智算中心、海岛微网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助力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