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复旦大学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能源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吴力波教授出席“碳中和背景下天然气产业高质量发展暨2021首期陆家嘴‘能源+金融’讲坛”并作题目为《能源革命和碳中和路径协同管理问题》的主题演讲。
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宣布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其中美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间隔43年,德国、法国、比利时、瑞典、丹麦等欧洲国家间隔均超过45年,而中国仅有30年时间。可以说,中国要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这个目标,需要付出极其艰巨的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吴力波介绍,欧盟实现气候目标的主要手段是寻找替代能源并推广其应用场景,不断以可再生能源为核心替代化石能源。同时提高电气化程度,发电主要在转型为风电比例最大,光伏潮汐和核能并重的模式,同时推进氢能、电制气技术进步,实现电力与其他能源的整合。美国的低排放路径首先是通过提高车辆与工业能源系统效率,并且发展“智慧电网”技术,在基准情景下一次能源消耗减少20%以上;其次在建筑、工业、交通以及发电板块广泛应用清洁能源,在基准情景下,化石燃料的使用将在工业、交通领域分别下降58%和63%;然后是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管理、提高农牧田实践能力来保持并提高土地碳汇水平;最后是减少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大力发展二氧化碳移除技术。
中国现阶段电力部门和工业部门碳排放占比达到近80%,如何在可行技术成熟度与经济性、替代能源与中和资源丰裕性、经济社会影响、环境和健康协同效应、人居生活模式、环境认知水平和区域不均衡性等约束性条件下,发展碳中和能源系统。吴力波表示,碳中和能源系统的共性特征为:限制和有针对性地使用化石燃料;电力系统实现零碳化或近零排放;终端消费部门广泛电气化,难以脱碳的环节呗零排放燃料替代;更加高效的能源利用;更加依赖综合能源系统方法;使用二氧化碳去除(CDR)技术等等。
我国实现双碳目标转型的关键障碍为:目前的生产、储运、消费体系尚不具备应对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能源体系的安全调控要求,同时配备CDR的火力发电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尚不具备经济性,零碳电力系统的建设尚需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而零碳能源系统的建设依赖于工业、建筑、交通、人居部门的大规模电气化,其中工业生产流程、交通物流体系、建筑系统再造的调整成本高,同时难以电气化的部门如航空、航海的碳中和技术,资源与成本也尚不确定;作为最后目标的零碳社会经济系统则受限于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碳减排与碳排放禀赋存在异质性,同时碳减排与其他温室气体减排、环境污染物减排的协同性也还不清晰。
吴力波表示,能源系统和重点行业实现双碳目标,从生产侧来说可以通过减少化石能源利用,发展可再生电源发电,同时提升化石能源燃烧效率,构建新能源发电、火电气电灵活调峰、智能互联电网、大规模储能技术相结合的新型电力系统。从能源消费的角度,则可以从提高能源终端消费电气化水平和提高全社会能效水平来入手。如钢铁、水泥、石化等重点行业,可以通过采用清洁电力进行生产,不断推进生产工艺创新,推进智能化数字化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尽量采用二氧化碳原料制成品与化合物等手段,来推进双碳目标的达成。
同时,吴力波认为,碳中和背景下的能源系统革命除了研究转型动力、转型路径、转型政策与转型风险之外,还要注重区域协同治理和环境协同管理,进行减排协同优化和产业布局优化,通过协同效应的成本收益分析来选择减排路径,提升减排效率;还需要系统考虑成本可行性、技术可行性、资源可得性与风险可控性;从宏观目标到微观路径,不断强化可行分解机制研究,提供科学有效的减排方案,同时强化政策机制和约束条件的复杂交互机制研究,使得政策设计与现实情况可以更好地衔接;以我国能源市场化改革、社会经济转型为立足点,同时考量国际贸易、金融、技术标准、公约体系等国际环境变化,研究建立支撑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数字治理体系。
实现碳中和涉及政府、企业及个人行为,需要开展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全社会的行动。要明确的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进行绿色低碳转型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社会转型之变,是未来国家间、企业间技术产业竞争的新高地。在未来十到四十年间,低碳发展将作为我国中长期发展战略落实到生产生活方方面面,其所带来的挑战是艰巨的,但创新创业及合作机遇也将是巨大的。在国家完善政策规定和支持的同时,社会各界也当从生活方式、经济结构、能源技术革命等方面协同努力,从而形成全面的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